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           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    

和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而形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酸性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作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4月29日公布的关于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的通报中称,全国最“绿”省份之称的福建,近年来却频频受到酸雨的困扰.今年第一季度,福建23个列入统计的城市中,20个城市均出现酸雨,酸雨频率大于50%的城市有9个,其中厦门的酸雨频率为100%.酸度最强的酸雨出现在南平,其pH值为3.19”.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萎蔫,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粘膜.这是为什么呢?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1)在一个花盆里播种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在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的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2)做出的假设是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没有
没有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A
A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的影响

(6)有人认为只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行不行?
不行
不行
.原因是
存在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存在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本报讯:昨天,我市下了一场中到大雨.气象局地面观测人员的观测数据显示,昨天的降水pH值为4.51,呈现酸性.这是一场酸雨.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雨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的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于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这种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称为酸雨.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食醋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模拟酸雨来完成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造成的.pH值小于
5.6
5.6
的雨水.
(2)本模拟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
(3)作出假设: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影响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影响

(4)器材用具:清水、食醋、绿豆种子、塑料袋、餐巾纸或卫生纸
(5)实验步骤:①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由清水和食醋配制的模拟酸雨中,B组浸泡在
清水
清水
中.在其他条件
相同
相同
,浸泡6小时.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并注明A与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其实验变量是
酸雨
酸雨
.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其中B组的作用是
对照作用
对照作用

③4到5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种子的发芽率.
(6)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如果种子发芽率A<B,说明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不利影响
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不利影响

(7)你对改善空气质量有那些建议:
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等.
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等.
(写出1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                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_______                              和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而形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