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人体和植物的结构或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由于空气中PM2.5(细颗粒物)含量过高,2013年初北京屡次发生雾霾天气.研究表明,其中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的PM2.5(细颗粒物)可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由此可知该微粒应该进入了图甲的______(填字母)结构,才能影响其他器官.
(2)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______(填序号).
(3)2012年11月底速成鸡和快大鸭事件震惊全国,这些鸡鸭从入栏到出栏至少要吃18种抗生素药物,其中氯霉素的滥用,可使人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患者体内血液运输______(填“氧”或“二氧化碳”)的能力较低,如果图丙中叶片释放的b是该物质,说明植物在进行______作用.
(4)图丙中部分叶片密封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瓶中,小明欲用该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但没有成功.请据图说明原因______.
(1)肺适于人体的呼吸系统,根据题干中的“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知,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器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甲图中B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因此,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①感受器.
(3)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氯霉素的滥用,可使人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患者体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如果图丙中叶片释放的b是氧气,说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因为有光就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故该实验没成功.
故答案为:(1)B (2)①(3)氧 光合 (4)有光照就有光合作用,而吸收了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人体吸人后经呼吸道进入肺,甚至进人血液,引发疾病。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
D.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   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4)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说一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冬天,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若长时间紧闭门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原因是(  )
A.温度太高
B.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C.氧浓度太高
D.病毒和细菌太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______(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2013年秋冬以来,随着“雾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______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______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______而分布到全身.
(2)2013年11月济宁市20多名志愿者对市内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地点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______
地点时间PM2.5值
1.火车站进站口14:25518(约37ug/m3
2.新世纪广场14:16326(约23ug/m3
3.步行街街口14:10631(约45ug/m3
A.1、2、3B.3、2、1C.2、1、3D.2、3、1
(3)通过上述数据你能提出市内减少“雾霾”的合理化建议吗?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______之间的交换,氧气扩散进入______,______扩散进入肺泡.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______和______之间.
(3)两图中含二氧化碳最高的是______.含氧最高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根据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的某器官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器官是______.
(2)图②表示肺完成一次呼吸运动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你认为AB段表示肺的______
过程;BC段则表示______过程.这和运动的完成是由于______和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的.
(3)图③表示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根据曲线图你认为该人的呼吸频率大约为______次/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容易与氧结合,不易分离B.容易与氧结合,容易分离
C.与氧不易结合,容易分离D.与氧不易结合,不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