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是生物学中的几个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如图1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适宜细菌生活的环境温度是怎样的?
B、两同学的实验设置中乙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他设置了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细菌的多少?
C、两同学的实验设置中甲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原因是甲环境下细菌具有适宜的温度且营养物质充分,细菌能够进行旺盛的孢子生殖.
D、根据该探究实验设计和操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适宜细菌生活的环境温度是28摄氏度.
(2)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如图2所示:他准备了一个大的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标号为甲和乙.甲保持不变,在乙中烧适量水,定时观察并记录甲和乙中蚯蚓的数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分析:这个实验中,变量是土壤湿度的大小,设置实验甲的作用是起对照作用.
B、作出假设:蚯蚓喜欢生活在湿度较大的潮湿松软的土壤中.
C、结果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截止聚越少而乙中蚯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D、实验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越聚越多而乙中蚯蚓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3)为了观察柑橘皮上的青霉,某班的同学制作6份相同的培养基,大家还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方案 接种前的培养基 甲组 乙组
方案一 未做灭菌处理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青霉 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 甲组进行灭菌处理
乙组未做灭菌处理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青霉 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三 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青霉 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
①以上三个方案中,哪一个方案的试验设计最合理?请说明理由.
 

②找出方案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为了探究酵母菌的作用,黎明设计了如图3实验,在四个瓶子中分别加入选题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然后按图示进行操作,最后密封A、B、C的瓶口,几天后观察比较现象是,试分析回答:
①透明的上述实验中,实际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
 
;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对照装置是
 

②若想尽快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最好将上述各装置放在什么地方?(或环境中)
 

③正常情况下最有可能产生酒精的会是哪一个装置?试分析原因.
 
考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专题: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解答:解:(1)A、根据题意可以提出该实验探究问题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吗?A错误;
B、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乙同学的设计合理.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从乙同学的实验可以看出,该探究实验中控制的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数量.B正确;
C、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C错误;
D、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D错误.
(2)A、这个实验中,变量是水分,甲起到的作用是对照作用;A正确;
B、作出假设:蚯蚓喜欢生活在湿度较大的潮湿松软的土壤中.B正确;
C、结果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而乙中蚯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C正确;
D、结果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中蚯蚓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而乙中蚯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D错误.
(3)①比较三个方案,方案一在接种前未做灭菌处理,会影响实验效果.方案二接种前后设计了两个变量,起不到对照的作用.只有方案三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了灭菌处理,实验只设计了一个变量,所以方案三最合理.
②正常状态下、未经过实验处理的乙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甲为实验组.
(4):①上述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A和B为一组,变量是水,A和C一组,变量是葡萄糖,A和D为一组,变量是氧气.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 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AC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A有葡萄糖,C没有葡萄糖,因此可选AC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葡萄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若想尽快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最好将上述各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③正常情况下,会发现装置A和D内的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其中的葡萄糖被酵母菌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中最有可能产生酒精,因为A中加入了葡萄糖、水和酵母菌,并密封,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故答案为:(1)A、C、D;
(2)A、B、C;
(3)①方案三,因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在实验中,除了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可见,只有方案三的设计排除了除变量外其他所有因素的干扰.所以,与前两个设计相比,方案三最合理.
②乙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甲为实验组
(4)①3;A、C;
②温暖处
③A,因为A中加入了葡萄糖、水和酵母菌,并密封,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点评: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此题太多,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荒漠和草原中的啮齿类毛色较浅,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栖居者毛色较深,这种现象可由哪项来解释(  )
A、霍普金斯定律(Hopkins’Law)
B、葛洛格规律(Gloger’s Rule)
C、谢尔福德定律(Shelford’s Law)
D、利比希定律(Liebig’s La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动物中,与人的血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鱼B、蛙C、袋鼠D、企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左列中哪些菌类可制右列中的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泡菜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自制泡菜的过程:
①将蔬菜洗净切好,放入沸水中上下翻两次后迅速捞出浸入冷水里,稍后捞出待用.
②将各种配料煮沸,待冷却后滤去残渣制成料液.
③将上述蔬菜装入泡菜坛内,将料液注入泡菜坛内,并将蔬菜完全淹没,再将泡菜坛密封起来.泡制几天即可食用.
(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
 
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2)配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白砂糖,除了用于调味外,更主要的是为微生物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
 
,而对照实验使用的是
 
,根据实验的结论,对于我们健康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如图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B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B的形成发生在
 
内.胎儿是在母体的
 
中发育,并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3)怀孕是指胚泡附着在
 
上的过程;分娩则是指成熟的
 
经阴道产出体外的过程;在有受精卵发育到成熟胎儿的过程中,胚胎细胞不断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生长激素是否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生长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脸方案:
A、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玻瑞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在甲缸中加人200ml池塘水,乙缸中加人200ml自来水;
B、在甲、乙缸中分别加人同时孵化出的蝌蚪各20只.并加人等量的蝌蚪饲料;
C、在甲缸中加人少量生长激素制剂,乙缸不加.
(4)实施实脸.观察并记录蝌蚪生长发育情况.
①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步骤不够严谨.请指出并改进.
 

②该实脸的实验变量是
 

(5)通过改进实脸,你认为顶期的实脸结果是:
 

(6)根据预期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糖尿病者不宜多吃宝塔中的什么食品(  )
A、第二层蔬菜和水果
B、第三层鱼、肉、蛋等动物性食品
C、第一层谷类食品
D、第四层奶及奶制品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