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探究题
装置 | A | B | C | |
步骤1 | 在A、B、C三个花盆中各播下20粒大豆种子(均满足萌发的自身和外界条件) | |||
步骤2 | 操作 | 定期喷洒清水,一周后观察 | 电器喷洒等量酸雨,一周后观察 | |
现象 | A、B装置中的种子全部萌发,且长势良好 | 只有14粒种子萌发,且长势弱小 | ||
步骤3 | 操作 | 继续定期喷洒清水 | 定期喷洒等量酸雨 | |
现象 | 长势良好,且越来越旺盛 | 长势缓慢,且有部分幼苗逐渐枯萎致死 | ||
(1)雨水酸性强弱可以用酸碱度(PH)表示,酸雨是指PH低于_____的雨水,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
(2)该实验中,每个装置内都放有2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理由是_____。
(3)若以A、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_____。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若以_____为一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
【答案】5.6 二氧化硫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酸雨 酸雨影响幼苗的生长 B、C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1)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我国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2)1粒种子会有偶然性,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可靠性。因此每个烧杯均放有20粒干燥的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
(3)表中A和B的变量是酸雨,由实验现象可见:酸雨影响幼苗的生长。
(4)表中C和B的变量是酸雨,由实验现象可见: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
B.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所以任何血型的人都可大量输入O型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依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①鼠妇在光刺激下向暗处爬去
②乌鸦不怕稻草人
③婴儿在饥饿时的啼哭
④百鸟园里的鹦鹉做算术
⑤小鸟喂鱼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沙尘暴频发。其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首要的污染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PM2.5颗粒物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PM2.5进入人体,会直接引发消化道传染病
D.加强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对减少PM2.5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折下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l)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行为,是由体内____决定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行为,是受____影响,通过____而形成的、
(3)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____;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行为。
(4)蟾蜍和大黄蜂的发育过程相似,它们幼体的结构生活习性与成体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发育叫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保存食品的方法代号填入括号内。
①果脯(____)②袋装牛奶(____)③肉类罐头(____)④咸鱼(____)⑤蘑菇(_____)
A.巴氏消毒法 B.渗透保存法 C.腌制法 D.罐藏法 E.脱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