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目前已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度同源.请据此回答问题:
(1)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传染源.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千米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从免疫角度分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4)请你写出一种自我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H7N9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外面的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传染病是指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
(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患有禽流感的人属于传染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疫区家禽能够散播病原体,对他们进行捕杀属于控制传染源.
(3)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4)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引起本次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是一种传染病;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自我防控H7N9禽流感的措施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
(2)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
(4)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 该题考查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病原体的概念等知识,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三项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内在联系的是(  )
A.生物--动物--单细胞动物
B.昆虫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体外受精
C.内分泌系统--胰岛--侏儒症
D.种子--胚--胚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当我们剧烈运动或学习时间过长时,就会导致疲劳,这时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最有效的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人体到被人体所用,需经过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如图一);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化(如图二).请回答:

(1)食用含淀粉的食物1小时(BC段)后,血糖含量会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这段时间内,在消化道的小肠内完成了b过程,该结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2)c过程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疲劳的身体能迅速得到恢复就是因为在此阶段获得了能量补充.
(3)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流水清澈、鱼儿畅游、绿岛如茵…”不久的将来,福州内河就将向人们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我市对内河展开了生态修复(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措施①(填序号),主要是为了增加分解者的数量,以促进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2)曝气机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作用的需要.
(3)生物浮床就像水中的绿岛,它与内河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水草→鱼→鸟.
(4)生物浮床还为鱼儿提供了庇荫处,许多鱼喜欢在这样阴暗的环境中活动,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中的光对鱼生活的影响.
(5)为保护内河生态系统,作为中学生的你还可以怎么做?不乱扔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动物不用肺呼吸的是(  )
A.青蛙B.海豚C.海马D.斑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管类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脂肪是主要的储备能源物质,在消化道内经过①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人体在进行图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舒张.
(3)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4)图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③⑤⑥(填写图中序号),Ⅰ与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尿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某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示意图,其中①所示的是受精过程,②所示的是发育过程.请分析并填空:(“[]”内填序号,“去掉”上填文字)

(1)由图可知,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细胞[AB].
(2)若上述生物体代表绿色开花植物,在进行过程①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再经过过程②发育成熟的生物体,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为有性生殖.
(3)若上述生物体代表家蚕,过程②的具体阶段是卵→幼虫→蛹→成虫;此种发育类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4)若上述生物体代表人体,细胞A、B中都含有23条染色体.
(5)若细胞C发育成的新个体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6)若上述生物体代表人体女性,以此推断细胞A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中甲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属于原核生物(原生或原核).图中的乙是其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鞭毛,③是DNA集中的区域.
(2)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有一个因素不同.
(3)根据甲图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于一株植物来说,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