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2)人体排泄有三条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排汗完成.
(3)当血液流经肺后,⑥与⑤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变化是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⑥中的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C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肾脏后,④与③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尿素、尿酸的含量明显减少.
(4)AB之间以及CD之间存在的结构叫房室瓣,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5)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 (1)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①肠动脉、②肠静脉(或肝门静脉)、③肾动脉、④肾静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图中体循环是D→①→②→A(或D→③→④→A);肺循环:B→⑤→⑥→C

解答 解:(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葡萄糖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餐后两小时,由于摄入一些糖类,从而使得②肝门静脉内血糖的浓度最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促使葡萄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的浓度.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2)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有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代谢废物水和二氧化碳;③通过泌尿系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人体排泄有三条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皮肤完成.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流经肺后,⑥与⑤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⑥中的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C]左心房;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图中当血液流经肾脏后,④与③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图所示:

(5)由于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吸收  胰岛素 
 (2)排汗
(3)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 左心房; 尿素、尿酸(或尿素)
(4)房室瓣;血液倒流 
(5)神经系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排泄及排泄的途径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和尿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细到宏观可以描述为(  )
A.细胞→组织→器官→人体B.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细胞数目增多是通过细胞的哪一项生理活动实现的(  )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C.细胞衰老D.细胞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示意图.
(1)体循环的起点是[4]左心室,终点是[1]右心房.
(2)患有疾病时,进行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的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1、3、2、4(填字母代号).
(3)血液由③射出,流经⑨、⑥到②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至①的途径叫体循环.
(4)由于在组织细胞处发生气体交换,F→E处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5)图中A处进行着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结果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图表示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一)肺的通气 (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2)环节(一)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环节(二)和环节(四)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4)环节(四)的气体交换结果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5)空气中的氧气在血液中依靠红细胞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右图所示是生命进化的系统树.其中,放大部分代表植物进化的系统树,图中的1--5分别代表植物进化过程中的5个代表性类群,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是[5]被子植物.
(2)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1]藻类植物.
(3)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是[2]苔藓植物.
(4)现在的煤炭主要是由古代的[3]蕨类植物形成的.
(5)银杏树属于图中的[4]裸子植物类群.
(6)能够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类群是[4、5],类群[1、2、3]用孢子繁殖.
(7)下列植物中属于植物类群3的是:A、F
A.贯众    B.紫菜   C.地钱   D.裙带菜   E.鹿角菜   F.满江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胚轴伸长,子叶出土②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③子叶枯萎,幼苗独立生活④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⑤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
A.④②①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④②⑤③①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7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G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
(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A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进入7的F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A和F在细胞的线粒体(写出名称)反应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stackrel{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
(3)健康人体内的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肾小球部位发生了病变.
(4)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主要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