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①肠动脉、②肠静脉(或肝门静脉)、③肾动脉、④肾静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图中体循环是D→①→②→A(或D→③→④→A);肺循环:B→⑤→⑥→C
解答 解:(1)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葡萄糖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餐后两小时,由于摄入一些糖类,从而使得②肝门静脉内血糖的浓度最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促使葡萄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的浓度.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2)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有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代谢废物水和二氧化碳;③通过泌尿系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人体排泄有三条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皮肤完成.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流经肺后,⑥与⑤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⑥中的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C]左心房;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图中当血液流经肾脏后,④与③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图所示:
(5)由于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吸收 胰岛素
(2)排汗
(3)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 左心房; 尿素、尿酸(或尿素)
(4)房室瓣;血液倒流
(5)神经系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排泄及排泄的途径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和尿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 B. | 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 ||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 D. |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④②①⑤③ | B. | ④①②⑤③ | C. | ④②⑤③① | D. | ④②⑤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 |
B. | 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 |
C. | 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 |
D. | 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