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D步骤加碘液后变蓝的是
 
号试管.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
 
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
 
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应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由图可知:A表示在1、2号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B表示向1、2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C表示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D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1)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2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1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使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2号试管的变化相似.
(3)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进行充分的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
(4)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使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故答案为:
(1)1.
(2)2; 唾液淀粉酶.
(3)舌的搅拌.
(4)唾液.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向日葵的一个花盘是(  )
A、一朵两性花B、一朵单生花
C、一个花序D、一朵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增强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是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3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资料二:据报道:“我国现在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造成土壤、水源、食物被污染;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下降,导致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增加…”为此,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同呼吸,共奋斗”,呼吁国人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资料三:2013年秋冬以来,随着“雾霾”天气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1)如何预防高血压,请你写一条建议:
 

(2)为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你的行动是:
 

(3)PM2.5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
 
系统.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邵阳市几个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检测,结果如表.请问这几个点的空气质量是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
 

A.1.2.3;     B.3.2.1;     C.2.3.1;     D.2.1.3.
 地点  时间  PM2.5值
 1.车站进口  16:00  516
 2.某一山顶  16:00  328
 3.超市入口  16:00  635
(5)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袭来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苍蝇是一种能传播疾病的害虫.如图是苍蝇发育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2)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其幼虫的
 
 和
 
与成虫有明显的区别.
对比项目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不同点 幼虫成虫差别明显,发育经过:
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成虫相似,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
相同点 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的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探究活动.
(1)为提高成活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阴天或傍晚移植幼苗,二是移栽幼苗时带土坨.其目的分别是
 

(2)为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又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其中的道理是白天增强光照,可使
 
增强;夜晚降低温度,可使
 
减弱,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
二是对温室内的蔬菜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不但可以培育“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科技小组对三个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温度进行了条件控制(每个温室中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如表:
    温室     ①     ②     ③
    二氧化碳浓度     0.2%     5.0%     5.0%
    温度 1 5℃ 1 5℃ 20℃
①研究温度对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研究二氧化碳对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用线段将鸟卵的各个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伟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环境里
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伟想探究的问题是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小伟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伟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条件①、②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
 
   ②
 
   ③
 
   ④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5月20日报告说,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蕈状支原体的细菌的DNA,并将其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名为山羊支原体的细菌体内.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后,最终使植入人造DNA的细菌重新获得生命,并开始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繁殖.这是第一个人造细胞,请问这个人造细胞的性状应该与谁相似呢?(  )
A、山羊支原体
B、蕈状支原体
C、遗传了山羊支原体和蕈状支原体两者的性状
D、和以上两者都不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