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视野太暗,应如何调节(  )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分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解答 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若光线太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理解反光镜的平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细菌.
(2)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B]酵母菌(在[]中填字母).
(4)枯枝落叶可被这些微小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存D.输尿管的输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装置标号温度(℃)湿度光照种子数发芽率
A25潮湿有光10096
B4潮湿有光1000
C25干燥无光1000
D25潮湿无光10098
E25潮湿有光5100
F25潮湿无光5100
(1)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具有偶然性,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种子休眠或胚已死亡.
(5)一般来说,种子吸水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重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种子呼吸作用在不断消耗有机营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

(1)图三中的⑨是由图二中⑨(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图一、图三中都含能量转换器,其中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图三叶肉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
(3)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植物体的各器官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使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尽可能的多,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应该为(  )
A.1和3B.1和4C.2和3D.2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某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示意图描述的主要是氮元素的循环.
(2)动物体A、B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3)能完成Ⅱ和Ⅲ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②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2)过程③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3)过程④的目的是检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4)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中[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水和[④]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有机物淀粉和[②]氧气.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