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2)C和D共同的名称是幼虫.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3)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填图中字母),举出2中发育类型与之相同的农业害虫的名称黏虫、玉米螟;甲图所示害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填图中字母),举出2中发育类型与之相同的农业害虫的名称蝼蛄、蝉.
(4)图乙的发育过程中,利用保幼激素(抑制昆虫蜕皮速度的化学物质)能增加蚕丝的产量,其原理是可延长蚕发育过程中的幼虫期.

分析 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图中的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若虫,D是若虫.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

解答 解:(1)甲图中的昆虫经过了B受精卵,CD若虫和A成虫四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
(2)C和D是若虫,比成虫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由于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具有蜕皮现象.
(3)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期,黏虫、玉米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甲图所示害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A成虫期,蝼蛄、蝉与蝗虫的发育一样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4)“图乙的发育过程中,要用‘蚕种’孵化家蚕”,实际上“蚕种”是受精卵;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因此,“作茧自缚”指的是家蚕发育过程中的蛹期,“利用保幼激素(抑制昆虫蜕皮速度的化学物质)能增加蚕丝的产量”,其原理是可延长蚕发育过程中的幼虫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2)幼虫;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3)C;黏虫、玉米螟;A;蝼蛄、蝉;(4)幼虫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域”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誉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的“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2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迁徙行为和喜鹊的繁殖行为.
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它们应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或通讯).
(3)材料三中人类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小麦B.野人C.流水D.水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天气干旱农作物会造成减产,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无机盐B.C.阳光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马铃薯块茎上长出的芽体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B.大豆的茎是由萌发的大豆种子胚中的胚轴发育而来的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只保留母体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D.扦插在湿润土壤中带芽枝条的下部生长出的根属于侧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春天是桃树开花的季节,桃树的果实是人们夏季喜爱的水果.图甲、乙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5]和[6]所示结构共同组成雄蕊.
(2)甲图除了表示桃花的结构外,还可表示桃花的传粉过程.甲图到乙图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受精.
(3)乙图中鲜嫩的“果肉”[a]由甲图中的[7]子房壁发育而来;要保持这一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果农常采用的无性繁殖方法,其成活的关键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4]胚珠发育成的.某同学刚过春节就把自身具备萌发能力、不在休眠期的桃的种子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里,一个月都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没有适宜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园林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动物和植物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的同时,也为动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在藻类较多的池塘中,黎明时分水中溶解氧减少,就会发生鱼浮头现象.为了促进植物的繁殖,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为了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下列动物的表现与其所属的行为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