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2)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流感的免疫力.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HINI流感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普通流感疫苗不能使人产生抵抗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抗体.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原体起作用的疫苗,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在感染H7N9后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
(4)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①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
②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鸡蛋、半生煎蛋,带血白斩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④一旦发现禽流感感染的家禽立即灭杀,控制传染源.以上措施中,一定不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②和③.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抗原;
(3)②③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鼓膜和听小骨 | B. | 前庭和半规管 | C. | 耳蜗和听小骨 | D. | 前庭和耳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竹子固定,大熊猫能运动 | |
B. | 竹子是被吃的,大熊猫是吃竹子的 | |
C. | 大熊猫能生小宝宝,竹子不能 | |
D. | 大熊猫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竹子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换用4倍物镜 | B. | 将标本往上移 | ||
C. | 换用40倍物镜 | D. | 将玻片标本向下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