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伴你学·生物·八年级·上册 题型:043
大多数鸟类的雄性个体(也有少数雌性个体)在进入成年期后,会发出特定的鸣声,宣扬它们的性成熟,向异性求爱和宣布它们占有的领地。鸟类唱歌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呢?
经长期观察发现,一种白冠麻雀,在雏鸟出生后的几个月内,总有机会听到成年雄鸟的歌唱,它长大后也会唱歌了。但开始时,唱的音调不准,只能算是“亚歌”,在练习一段时间才能唱出正确的“正歌”。于是,科学家假设鸟类唱歌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有先天性成分,也有后天学习的结果。科学家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新孵出的白冠麻雀雏鸟养在完全隔声的环境中,分成三组:
第一组不听任何成年雄鸟的歌声,结果它们只能发出震颤的声音。
第二组让听本种成年雄鸟的歌声,当这些雏鸟长到5个月开始唱“亚歌”时,毁坏它们的耳,使它们成为聋鸟,结果它们长大后不能唱出完整的“正歌”。
第三组同时听本种麻雀和另一种麻雀的歌声磁带,但它们长大后只能唱本种雄鸟的歌,不会唱另一种雄鸟的歌。
请思考:
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你认为鸟类唱歌与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后天学习的关系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广德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