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人类的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率
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

分析 “向污染宣战”、改善环境的具体措施: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物防治;植树造林等.

解答 解: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容易破坏生态平衡,A错误;
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能量利用率;B正确;
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C正确;
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倡导低碳生活,D正确.
故选:A.

点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家蚕生殖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1)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蝗虫、蟋蟀、螳螂等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3)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变态发育,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并有皮肤辅助呼吸,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实验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体内的很多腺体能分泌激素,这些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材料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少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成年人中,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患上大脖子病;幼儿园,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则会影响智力,患上呆小症.
实验: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近的蝌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水体中,乙组培养在不天价甲状腺激素的水体中.
(1)人体能分泌激素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与唾液腺、汗腺不同的是,这类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2)在上述两组试验中,假若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你预期的甲组的实验现象是蝌蚪迅速发育,你作出该预期的主要依据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
(3)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要想获得这样的结论,需要增加一组实验,对该组实验的1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近的蝌蚪处理方法是切除甲状腺,你预期的实验现象是蝌蚪停止发育
(4)某科研人员发现某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蝌蚪,但成蛙很少.据此他推断该水域环境可能缺少碘当地婴幼儿患呆小症的可能性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生长着许多形态各异的植物,有高大的乔木,有低矮的灌木;有的是木本,有的是草本;有的茎直立挺拔,有的茎攀缘缠绕;有的叶片宽大;有的叶片狭窄细长…请写出我们校园中常见的两种植物:国槐,柳树;我们校园中常见的两种动物蛇,麻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的出现是人类其他特征出现的基础(  )
A.有语言B.有意识C.能直立行走D.能劳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白细胞能通过毛细血管壁,其原因是(  )
A.白细胞最小且数量也少B.毛细血管壁细胞排列不紧密
C.白细胞的直径比毛细血管内径要小D.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9.保质期内的牛奶包装袋鼓了起来,仍可以食用.×(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青少年、伤病员的饮食中应含下列哪一种营养物质较为丰富的食物(  )
A.蛋白质B.维生素C.糖类D.膳食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非处方药简称为(  )
A.RtB.RBCC.WBCD.O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