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A.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增多
B.细胞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的数量增多
C.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减少
B.细胞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的数量减少
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则减少;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
依题意,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10×10=100,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5×10=50。故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比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要小,因此,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大小是原来的1/2倍。,故A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增多,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物像,这是近视还是远视,如何矫正 ( )
A、近视眼 戴凸透镜 B、远近眼、戴凹透镜
C 、近视眼 戴凹透镜 D、远近眼、戴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春 期一个显著特征是 ( )
A、体重减少 B、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C、身高迅速增长 D、出现遗精和月经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市初一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济南军区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的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 )
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衰老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 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 。
(2)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的 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
(3)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 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 来进行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胆汁 C.肠液 D.胰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新宾县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低黏性蜡物质,在移栽植物时,将其喷到叶片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A.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