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关于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蝴蝶、蚂蚁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B.越低等的动物,数量越少
C.大熊猫、白鳍豚和朱鹮都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D.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越多越好,有害的越少越好

分析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2)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解答 解:A、蝴蝶、蚂蚁属于常见的昆虫;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因此,低等的生物也是适应环境的;有许多结构简单的低等的生物不但没有被淘汰,而且分布广泛,原因是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越低等的动物分布数量越少,这是因为没有产生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C、大熊猫、白鳍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D、麻雀捕食昆虫对人类有益,但是麻雀也会吃农作物的种子,因此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益动物和绝对的有害动物.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将人的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的简要概念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A是卵巢.
(2)B是受精卵,它是新生命孕育的开始,母体内形成B的场所是输卵管.
(3)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如果这个新生儿是男孩,来自他父亲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Y.进入青春期,标志男孩性成熟的生理现象是出现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生活环境B.等级C.形态结构D.生活习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凯行尔韦尔在1956年做了一项实验,他将黑色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黑色树林浅色树林
黑色蛾浅色蛾黑色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4164472496
再捕回率58%25%6%42%
请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变异(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3)黑色蛾在黑色树干,浅色蛾在浅色树干能较好存活下去的原因是A.
A.因为它们的体色与环境颜色相近,不易被食虫鸟所发现,所以得以生存下来
B.在黑色树干上,没有浅色蛾需要的食物
C.桦尺蛾聪明地随时变换体色
D.黑色蛾、浅色蛾没有天敌
(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保护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增多.
(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设计方案:
①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个一块.
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③方法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鼠妇数目
时间(分钟)234567891011
明亮中数目3222121201
黑暗中数目78889898109
(4)该探究实验,对照组是明亮环境中,实验组是阴暗环境中,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5)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6)为什么鼠妇选10只,而不是选1只?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我国裸子植物最多,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D.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①蚂蚁    
②蜜蜂    
③菜粉蝶      
④狮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扁形动物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器官不发达
B.都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C.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D.身体呈左右对称,前端感觉器官集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使章鱼能从鱼缸一侧跃入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之后,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在使狗和猴子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的实验中,可以看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
(1)上述实验中,章鱼越过障碍物而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2)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大大增强了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