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
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
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412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4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解答时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作用、物质的流动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1)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维持生活,包括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因此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小鱼,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水草,池水、沙子中的细菌、真菌(微生物)是分解者.
(2)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植物数量比较多,制造的有机物,释放的氧气就多,因此动物存活的时间较长;没有水草(植物),生态瓶中缺少食物和氧气,因此动物(小鱼)就可能死亡.
(3)在生态瓶中有食物链:水草→小鱼,根据物质流动逐级递减可以得出,水草的数量最多,小鱼的数量比水草的数量少.
故答案为:
(1)小鱼;水草;细菌、真菌(微生物);
(2)较长;植物(水草);
(3)小于.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产者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
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小鱼
小鱼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水草
水草
,池水、沙子中的
细菌、真菌(微生物)
细菌、真菌(微生物)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较长
较长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植物
植物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苏州)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小鱼
小鱼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水草
水草
池水、沙子中的
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
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比较长
比较长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植物
植物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小于
小于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较少
较少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
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
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1分)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二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完成下列各题。

⑴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⑵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⑶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⑷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列宁红军小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
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
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412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4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