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结果使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
解答 解:(1)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精子中含有一条具有基因A的染色体,卵细胞中含有一条具有具有a的染色体;受精卵中含有父方提供的一条染色体和母方提供的一条染色体,所以受精卵的染色体是Aa.如图:
(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的片段,它们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地上,图中的代表染色体,其上面的片段A、a代表基因.
(3)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所以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体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中的1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4)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如玉米、水稻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为20对、12对,它们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0条、12条.
故答案为:(1)
(2)染色体;基因
(3)1
(4)10;12;不成对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以及性染色体的组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个卵细胞可以和多个精子结合 | |
B. | 精子和卵细胞是在子宫中结合的 | |
C. |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及排出废物 | |
D. | 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显著特征,一般情况下男孩比女孩进入得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液中的氧气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 | |
B. |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 |
C. | 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 | |
D. | 血液中的废物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