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一个迷宫如图所示,图A和图B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A的出口则没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小鼠走迷宫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2)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食物奖赏能帮助小鼠学习吗?.
(3)A组的作用是对照,本实验的变量是食物(花生米).
(4)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了哪些生物探究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5)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
(6)小鼠是用反复尝试(选填“反复尝试”或“记忆”或“推理”)的方法学会怎样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B中小鼠学得快些,这说明实验变量能促进小鼠学习.
(7)本试验增加组C组与D组,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

分析 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中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解答 解:(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取食行为是一种 先天性行为,小鼠走迷宫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2)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食物奖赏能帮助小鼠学习吗?.
(3)A组的作用是对照,本实验的变量是食物(花生米).
(4)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了生物探究方法中的观察法和实验法.
(5)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
(6)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老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经过不断的失败,再尝试最终学会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B中小鼠学得快些,这说明实验变量能促进小鼠学习.
(7)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
故答案为:(1)先天性;学习;
(2)食物奖赏能帮助小鼠学习吗?(合理即可)
(3)对照;食物(花生米)
(4)观察法和实验法;
(5)饥饿;
(6)反复尝试;促进;
(7)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

点评 明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即能正确答题,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地球上生物所有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总和称为(  )
A.自然界B.生态因素C.环境因素D.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和作用的两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把金鱼藻(活的)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用短颈漏斗扣住金鱼藻,漏斗颈上再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把上述装置移到光下,不久,试管内可以见到有气泡出现,这是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气体形成的,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该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由此可知该气体是氧气.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黑暗处理,这样做的原因是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乙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
(4)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片中的蛙跟周围的绿色植物几乎融为一体.想一想,绿色植物除了为蛙提供隐蔽的栖息环境外,对蛙的生活还有什么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刚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图):将A、B两套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A、B装置采取的灭菌法是巴氏消毒法
(2)该探究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装置A内肉汤变浑浊,细菌在肉汤内繁殖,装置B内肉汤仍澄清,没有细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小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迅速判断出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
A.体表湿润B.鳃丝颜色鲜红C.鳞片完整D.体表无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生物分类上介于“门”和“目”之间的分类单位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敏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置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二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2)乙装置中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B.
A、室温保持在25℃B、弯玻璃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甲乙两组构成对照实验,是要说明细菌对肉汤是否变质的影响
(4)甲丙两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温度.丙装置中肉汤没有变质的原因又是温度较低,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