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使用显微镜调整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碎标本或损伤镜头.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收放等几个步骤.

解答 解:在显微镜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必须从侧面注视物镜,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以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
故答案为:侧面;压碎;损伤

点评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挤压西红柿得到的果汁主要来自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作为亲代杂交,得到的子一代既有黄色果实也有白色果实,再让子一代相同性状的植株杂交产生子二代,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杂交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南瓜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相对性状,从过程③(填序号)可以得出白果为显性性状.
(2)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为 A 和 a,则子一代白果的基因组成是Aa.
(3)在大量种植的情况下,过程③产生的子二代中,黄果植株与白果植株的比例接近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小明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以及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图中,A和B滴加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进行B过程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核.
(2)乙图中,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2]物镜;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找到物像后,可以调节[5]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观察中,若光线过强,可以调节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的小光圈,使视野暗一些,若此时使用的目镜、物镜分别是5×和1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50倍.
(3)丙表示小明观察到的视野中物像,你认为物像出现的问题是气泡过多,为减少该问题的发生,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方式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选取一株生长旺盛的植株上的A、B、C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如图所示.其中罩住A、B叶片的透明塑料袋和罩住C叶片的黑色塑料袋均透气,B塑料袋内的颗粒表示固体氢氧化钠.参照下面的实验装置,该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将装置Ⅰ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装置Ⅰ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③观察A、B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出现;
④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⑤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⑥取下叶片A、B、C,分别按照装置Ⅱ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漂洗并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的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步骤③的观察结果主要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
(3)若步骤④完成以后木条能复燃,请补充完善与这一结果相关的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反应式.

(4)若步骤⑤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该生理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与步骤⑥有关的实验装置Ⅱ中,小烧杯内盛的液体是酒精,该液体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脱色,最终A、B、C三片叶片中变蓝色的是A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物质温度时间碘液现象
A馒头碎屑+清水37℃3分钟
B馒头碎屑+唾液37℃1分钟变蓝
C馒头碎屑+唾液37℃2分钟部分变蓝
D馒头碎屑+唾液37℃3分钟不变蓝
E馒头碎屑+唾液0℃3分钟变蓝
(1)如果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碎屑的影响,应选择A和D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变蓝(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3)A和E可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不行,原因是实验中有两个变量.
(4)通过实验可知,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5)根据第(4)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b.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生产生活最好,下列哪项措施是为了降低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
A.为农田里的植物松土B.晒干粮食储存
C.用粗糙的泥胎花盆养花D.大雨后给农田及时排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葡萄糖,它被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2)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中进行的.
(4)物质b从肺泡进入其周围的毛细血管依据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该过程至少要通过2层细胞.
(5)肾小囊腔内液体与血浆相比,缺少的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某人肾脏功能正常,摄入糖类也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其尿液中发现了葡萄糖,该情况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人在吸气时,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
A.鼻腔→喉→咽→支气管→气管→肺泡B.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C.鼻腔→喉→咽→肺泡→气管→支气管D.鼻腔→咽→喉→肺泡→气管→支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