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鼠和虫 | B. | 牛和猪 | C. | 兔和鸡 |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 解:草原鼠不仅吃草,而且钻洞穴挖掘草根,造成地面鼠害,同时封堵洞口的土丘覆盖草地会破坏植被,造成地下鼠害.草场的退化给害鼠造成了较好的生存环境,适宜更快的繁殖,造成了鼠害.一个地方害鼠多了以后,它们必然会吞食更多的牧草,造成草场的进一步退化,如此形成了草场退化和鼠害的恶性循环.虫会蚕食草叶、茎、根,造成草大量死亡.而牛、猪、兔、鸡即便取食草,不会造成草毁灭性的死亡,因此对草原危害最大的是鼠和虫.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精卵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 |
B. | 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 |
C. | 胚胎发育的第一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 |
D. | 胚胎发育的第二个月末,到出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 | B. | 为幼儿口服脊灰质疫苗 | ||
C. | 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 D. | 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 开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均衡膳食是指( )
A.能供应高能量的膳食
B.最易消化的膳食
C.必须含有水分的膳食
D.比例适中而又含有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膳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给你两个如图所示的装置,锥形瓶里面插相同植物的枝条,一枝有叶,一枝无叶。两瓶内水面高度相同。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植物的叶是否是蒸腾作用的器官。
(1)你提出的问题是: 。
(2)根据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3)你打算这样做实验: 。
(4)请你预测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 的塑料袋内 ,锥形瓶的水位 。另一个装置没有上述现象。
(5)根据你预测的现象,请你预测这个实验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是把盆栽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再夹上黑纸片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从植株上取下的,用酒精除去这片叶的叶绿素后,滴上碘液,叶片上仅在夹黑纸片的位置不呈现蓝褐色。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 )。
A.产生淀粉 B.需要二氧化碳 C.需要阳光 D.需要叶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