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甲、乙两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出气体

B.乙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上升,吸入气体

C.甲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呼出气体

D.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吸入气体

 

A

【解析】

试题分析: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考点: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一上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一上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陆地使用农药DDT,而远在南极洲的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该农药,这种现象说明了:

A.DDT的挥发性很强

B.南极动物去过施药地球

C.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D.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汕头金园实验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场所是(  )

A.肺动脉和肺静脉内 B.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 D.各种组织细胞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汕头金园实验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少氧气,初到高原地区的人体内血细胞运输氧气的数量会明显增加,这种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汕头金园实验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示及其外面包围着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有利于(  )

A.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汕头金园实验中学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手术中,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取自(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云浮初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

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银边)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云浮云硫中学初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对--------- -填“较小较大),---------(填”易于“或”难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