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据推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分析 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解答 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
故答案为:水生;简单; 低等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岩石圈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B.细胞C.血液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基因A控制,正常鸡由隐性基因a控制,在爬行鸡的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第一组:爬行鸡×爬行鸡      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第二组:爬行鸡×正常鸡      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鸡的长腿和短腿称为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2)爬行鸡和爬行鸡交配,后代中出现了正常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3)第一组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子代爬行鸡的基因型是AA或Aa,正常鸡的基因型是aa.
(4)第二组产生的后代中,爬行鸡雌雄互交,在它们的子代中共得小鸡6000只,从理论上讲,有正常鸡1500,可稳定遗传的爬行鸡约有1500(稳定遗传指同种基因型个体交配,子代性状不变异).
(5)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没有消化功能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口腔B.C.小肠D.大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
3.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5.结论:鼠妇都趋向黑暗的环境,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回答问题:
(1)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是光,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则应该设计出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
(2)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班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完成后,你们小组是如何处理鼠妇的?答: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衡量肺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肺活量的大小B.肺容量的大小C.呼吸深浅D.呼吸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体的受精部位在(  )
A.输卵管B.子宫C.阴道D.卵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沿着哪条食物链正常流动 (  )
A.草→兔→狐B.狐→兔→草
C.草→食虫鸟→老鼠→青蛙D.田鼠→猫头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