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自20世纪90年代始,国内外专家开始对园林植物的健康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减菌、杀菌作用,并对其作用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分析,从而指出园林植物对予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1)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3]叶肉(在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下同)的组织细胞内,这些有机物是通过叶脉运输的.
(2)某实验小组探究“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案如下
步骤裸地草地灌丛空白对照

配制培养基
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编号.
1号2号3号4号
A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密封,不打开
培养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菌落数)281050
①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或杀死其中细菌和真菌).
②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接种.
③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成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设置重复组(或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
④在观察和记录时所肴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顺序不可颠倒).
⑤比较l、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裸地处的菌落最多,草地处次之,灌丛处最少(或灌丛减菌、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最弱).

分析 观图可知:1是叶脉、2是上表皮、3是叶肉、4是下表皮、5是气孔;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主要集中在叶片的[3]叶肉的组织细胞内.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1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
(2)根据实验方案表格分析可知:①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
②表中A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的接种;
③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
④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⑤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裸地处的菌落数最多,草地次之,灌木丛最少.说明灌木丛的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处杀菌能力最弱.
故答案为:
(1)叶绿体;3;叶肉;1;叶脉;
(2)①杀死其中的细菌(或杀死其中细菌和真菌);
②接种③设置重复组(或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
④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顺序不可颠倒);
⑤裸地处的菌落最多,草地处次之,灌丛处最少(或灌丛减菌、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最弱.)

点评 理解掌握叶片的结构功能及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等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体是由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生命活动需要多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的基本结合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2)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该手指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①→③→④→⑤→②.
(3)在缩手反射的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
(4)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大脑皮层),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复杂反射.
(5)若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是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据图一(人开车经过红绿灯路口时,完成的停车反射过程示意图)、图二(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三(人脑结构示意图),回答:

(1)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图一所示反射应属于条件(复杂)反射,连接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结构是神经纤维(上下行传导束).
(2)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红绿灯,主要是由于[3]晶状体的调节.
(3)能够感受“红灯”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4],神经冲动沿着[5]传到[A]形成视觉.
(4)在处理开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险情”时,常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现象,这是由于“险情”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结构[C]脑干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炎热的夏季,深色衣服上留下的“汗迹”,这些汗迹的成分是(  )
A.氯化钠B.无机盐C.尿素D.无机盐和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拒绝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尚.请据图所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②]晶状体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的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A]白质中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
(4)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同学在一片草地上发现了蝗虫、麻雀、蛇、田鼠、蝴蝶,他把这5种动物分为两类.他的分类依据不可能是(  )
A.有无脊柱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能飞行D.是否体内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活性物质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实验变量:是否加入甲状腺活性物质.
(2)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20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每天加入适量甲状腺活性物质;B缸不加入甲状腺活性物质.
③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结果:A组提前发育为成蛙(个体小),B组按正常时间发育.
(4)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鹦鹉的黄色与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H表示显性性状,h表示隐性基因,现有两只黄色鹦鹉交配,子代中羽毛有黄色和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是显性性状B.子代中黄色的基因组成是Hh
C.亲代的基因组成是Hh、HhD.黄色是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从图中读取的正确信息是(  )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也可表现a的性状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