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②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没有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故答案为:②对照;光
③酒精;
④淀粉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①中,液泡数量逐渐增加 | B. | 过程②中,细胞质首先分成两份 | ||
C. | 过程③后,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 D. | 过程②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 |
B. |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 |
C. | 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 |
D. | 该实验中其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细菌和真菌都很小,只能通过显微镜来观察他们的形态 | |
B. | 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细菌是肉汤中自然发生的 | |
C. |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抗生素 | |
D. | 蔬菜和水果放冰箱中冷藏,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