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右图实验装置中分别能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的是(  )
分析:本题以“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解答:解:依题意,由图可知: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但是,甲与丁的变量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B、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 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选B
C、乙与丙、甲与丁的变量都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
D、同A.
故选:B
点评:实验设计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面是一组有关生物学实验的问题,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试试看.
(1)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活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单位:个)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去脱叶片中的叶绿素,未能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原因是
小烧杯内应该盛酒精、大烧杯内应盛清水,叶绿素只能溶解到酒精中而不溶于水
小烧杯内应该盛酒精、大烧杯内应盛清水,叶绿素只能溶解到酒精中而不溶于水


(3)背景资料:下图是小宝同学做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试验装置图,该装置放在25℃的环境中,1、2、3号种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将1、2、3号种子所得到的萌发条件展示出来.(“√”表示能得到,“×”表示不能得到)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装置中,2号种子所做的实验起对照作用.其中1、2号种子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水分
水分
. 2、3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②经过一次实验,小宝发现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于是他就得出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请问,要得到这样的结论,该探究实验必须做哪两处修改?
a
要设计多次实验(或重复组,采用较多的种子)
要设计多次实验(或重复组,采用较多的种子)

b
要把“温度”作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要把“温度”作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泰安)李明同学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制造有机物,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A装置的水槽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B装置的水槽里装的是清水,装置完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立即把装置A、B放在阳光下照射;②几个小时后分别摘下A、B装置中的一片叶片;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黄白;④用清水漂洗两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李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应把A、B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应把A、B两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取自A、B装置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加碘液会有何不同?
A装置中的叶片仍为黄白色,B装置中的叶片呈蓝色
A装置中的叶片仍为黄白色,B装置中的叶片呈蓝色
.由此可以说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观察放置一段时间的A、B两装置的烧瓶内壁上,会发现一些小水珠,由此反映的问题和我们应受到的启示是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并保护森林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并保护森林

(4)气孔即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们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一样多吗?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并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气泡的数目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并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气泡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资阳)请你和下列同学一起进行科学探究.
Ⅰ.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甲、乙两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
②再将甲、乙两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5小时;
③从甲、乙装置中的植物上各取一片叶;
④分别对叶片进行脱色、碘液处理,观察.其现象为:甲装置的叶片不呈蓝色,乙装置的叶片呈蓝色.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实验提出探究问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么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么

(2)步骤①的目的是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如果在步骤③后迅速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入甲装置,蜡烛将很快熄灭,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要
吸收氧气
吸收氧气

(4)若用图中的甲装置来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要散失水分,则需做的改动是

①去掉外面的广口瓶     ②移去氢氧化钠溶液     ③去掉一部分叶片
Ⅱ.小林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过程中,选取了生长状况相同的A、B、C三条鲫鱼,A鱼用细线捆住背鳍,B鱼用细线捆住尾鳍,C鱼不作处理.将它们同时放入同一装有适量水的鱼缸中观察.
(1)小林在实验中设置了
两组
两组
组对照实验.
(2)小林通过探究能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尾鳍具有
控制鱼体前进方向
控制鱼体前进方向
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把两段天竺葵的带叶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甲玻璃罩内放清水,乙玻璃罩内放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如右图所示.把它们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从两根枝条上剪下一片绿叶,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滴上几滴碘液:
(1)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
B
B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2)滴加碘液后,在
装置内剪下的叶片会变蓝.
(3)实验中把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C
C

A.便于检验叶片内存在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D.为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4)如果实验没有成功,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帮小明找到三种可能的原因.
玻璃罩的密封不严枝条不新鲜,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氢氧化钠浓度不够,不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等.只要合理即得分.
玻璃罩的密封不严枝条不新鲜,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氢氧化钠浓度不够,不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等.只要合理即得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