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家蚕并观察其生殖发育过程,将其生殖发育不同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①⑥④ C.⑤④②①③⑥ D.⑥⑤④③②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的环境里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分析实验,回答:
Ⅰ.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明想探究的问题是: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小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Ⅱ.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遂宁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或放入冰箱冷藏室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或冷藏后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阻挡细菌进人
C.减少水果皮损伤 D.抑制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
(2)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用的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叶片的b 、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______。
(4)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调节的问题:
(1)皮肤、眼睛和耳朵等属于人体的________器官,其中眼球中的________能够感受光的刺激。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其包括________和突起两部分。
(3)没有意识的植物人依然有呼吸和心跳,主要因为其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没有受损。
(4)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比如________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幼年时期________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B.两者都有种皮和胚
C.玉米种子含有淀粉 D.玉米种子没有胚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组别 | 平均温度 | 光照条件 | 其他培养条件 |
甲 | 21℃ | 光照充足 |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
乙 | 10℃ | 光照充足 | |
丙 | 21℃ | 光照不足 |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 和 。
(2)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
。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 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根据上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中氧气量最多
B.环境中二氧化碳少,是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少
C.人体是吸入气体中氧气量最多,呼出的二氧化碳量较多
D.人体是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量较少,呼出的氧气量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