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一方案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了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4)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不仅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还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说明植物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这充分体现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分析 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据此解答.

解答 解:(1)叶的保卫细胞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够看达到.
(2)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
(3)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故答案为:(1)一;
(2)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只回答“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或“时间过长'”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4)张开;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空(2分),共10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科学方法,下面是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
人类征服疟疾病的历程
疟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
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病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
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时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在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时的水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病.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
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你认为本地区预防疟疾病的主要办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5ml.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预测2: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预测3:种子的萌发率与PH值的大小无关,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B很可能是肺.
(2)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明显降低.
(3)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代码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肱二头肌 ②肱三头肌  ③肌腹 ④肌腱
(2)图中的A图表示屈肘动作,B图表示伸肘动作.
(3)当你手提重物时,肌肉感觉到容易酸痛,是因为肌肉①处于收缩状态,肌肉②处于收缩状态.
(4)图中显示的骨连接是关节,它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 物 体ABCDE
有机汞浓度(ppm)0.0570.51680.09
A.D→C→B→E→AB.D→B→C→E→AC.A→C→E→B→DD.A→E→C→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人体产生视觉、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鼓膜B.晶状体、耳蜗
C.视神经、听神经D.视觉中枢、听觉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位同学设计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该同学配置了下列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下了不同酒精浓度中水蚤l0s内心跳的次数.
 清水5%10%15%20%
第1次332320180
第2次322420160
第3次342522201
平均值332421180
请依据所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水蚤的正常心率为33次/10S.
(2)根据表格可知,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降低,直至死亡.
(3)通过分析上述现象,你认为长期酗酒对人有什么危害?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系统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如果一次饮酒过量,还可能导致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