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用高温杀菌的方法处理人粪尿,其温度是(  )
A.40~50℃B.50~60℃C.70~80℃D.90℃以上

分析 人粪尿的无公害化处理方式有: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沼气池的原理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解答 解:生产农家肥的重要方式是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禽畜粪尿和秸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真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其中可以自然升温至70~80℃并保持一段时间,达到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故选:C.

点评 关键点: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原理都是产生高温,继而杀死病菌和虫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几位同学结伴到郊外游玩,看见鱼在水中游泳,娃在湖边跳跃,蜥蜴在地上爬行,鸟在空中飞翔,面对这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位同学想到了冬天温度下降,鸟和蜥蜴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A.均减少B.均增加C.鸟增加,蜥蜴减少D.鸟减少,蜥蜴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今年春天,鲁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播种在干旱土壤里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  )
A.水分B.空气C.适宜的温度D.活的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一是黏虫发育的示意图,图二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黏虫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一中的数字按发育顺序排列:③②④①,这种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黏虫群体中存在抗药性不同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不定向的.(填“不定向的”或“定向的”)
(3)图二显示黏虫向抗药性强的方向发展,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胸部、腹三部分构成.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老鼠属于恒温动物.
(3)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4)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的形成部位是(  )
A.脊髓B.小脑C.脑干D.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对照组是A组.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试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一致(相同).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高,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当改变通入的二氧化碳的量使之相等,你认为改变的二氧化碳量能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贮藏粮食时,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应保持的条件时(  )
A.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B.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抽血和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桡动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