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具有放大功能

B. 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应该调节粗准焦螺旋

C. 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 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答案】B

【解析】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A正确;要使观察到的物象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只能调出比较模糊的图像B错误; 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光孔,使光线经过目镜、镜筒、目镜进入人的眼睛,C正确;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土壤中腐生的植物根、茎、叶为食。蚯蚓在吃食物时有没有选择性呢?请你就这一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需的材料用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进行实验的方法步骤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到海边去游玩时,我们喜欢在河滩上拾贝壳,捉螃蟹。具有贝壳的动物和螃蟹分别属于( )

A.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B. 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

C.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D.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加入物质

是否搅拌

处理方式

1号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10分钟

2号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37℃,10分钟

3号

馒头块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7℃,10分钟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其中,_____号试管作为对照组。

(2)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分泌都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合理营养有助于骨的生长

B. 高强度的运动容易使骨骼受伤

C. 经常运动,牵拉关节会降低关节的灵活性

D. 通过锻炼获得强健的肌肉,可以保护相应的关节免受损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产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不是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田间及时排涝B. 减少大棚内单位面积种植的蔬菜数量

C.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D. 农田适时松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组织在器官中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上皮组织

B.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营养组织

C. 幼根尖端的根冠属于输导组织

D. 人的心脏、胃中分布着肌肉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贡献最大

B. 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不可能实现

C. 动物的食物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D. 森林的生态价值包含其所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正确的变化顺序是( )

①产生语言和意识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简单工具 ④形成社会 ⑤大脑逐渐发达 ⑥使用天然工具

A. ②⑥③⑤①④B. ②③⑥①⑤④C. ②③④⑤⑥①D. ②③⑥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