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长期姿势不正确,引起驼背
B.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C.双亲肤色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
D.林阿姨把黑头发染成金黄色

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 解:A、B、D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含有遗传信息的DNA的片段叫做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家兔和狼的牙齿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并回答:
[1]门齿;[2]臼齿,[3]犬齿.
(2)图B是家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与食草生活相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运动与什么有关呢?取一条活的蚯蚓,观察它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1)首先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的许多小突起是刚毛.
(2)观察它在玻璃板上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再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分钟内蠕动的距离.如此进行3~5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对比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粗糙纸上运动的速度要慢.
(3)在观察过程中,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的做法是:应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4)在(2)中重复3~5次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5)(5)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蚯蚓?答: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加清水的浆糊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有淀粉,加唾液的浆糊再加入碘液后不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无淀粉,这是因为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呼吸系统的组成中,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繁殖方式中不利于保持亲本性状的是(  )
A.用小麦的种子繁殖小麦B.用秋海棠的叶繁殖秋海棠
C.用葡萄枝扦插繁殖葡萄D.在国光苹果枝上嫁接红富士枝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口有肛门B.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D.生活在海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家庭中,哥哥患上了病毒性肝炎,并很快传染给了弟弟.说明: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哥哥,弟弟很快就染上了此病,说明他是易感人群.
(2)为了保护易感人群,需对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早注射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甲肝的免疫效果很好,几乎100%的成年人在接种一剂甲肝疫苗后在一个月内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这是因为接种疫苗以后,人体内产生了抗体.
(4)甲型肝炎属于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对他们的饮食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引起人类患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与人体的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无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