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某家庭中,哥哥患上了甲肝,并很快传染给了弟弟。请分析回答: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易感人群,需对甲肝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早注射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

3)甲肝的免疫效果很好,几乎100%的成年人在接种一剂甲肝疫苗后在一个月内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这是因为接种疫苗以后,人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

4)甲型肝炎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属于___________传染病。

【答案】哥哥 甲型肝炎病毒(HAV 特异性免疫 抗体 消化道

【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所以哥哥患上了病毒性肝炎,并很快传染给了弟弟,因此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哥哥。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HAV)。

2)为了保护易感人群,需对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早注射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3)接种疫苗以后,人体内产生了抵抗甲肝病毒的抗体,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然后消灭抗原。所以成年人在接种一剂甲肝疫苗后在一个月内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能力。

4)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所以甲型肝炎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50年代,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有煤灰污染的工业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做_____,桦尺蛾的体色不同在遗传学上做_____

(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_____发育。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得以加强,因而在_____中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后代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理论中的_____,不适者被淘汰。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是_____,而自然选择是_____的。

(4)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体色称为_____,根据达尔文理论,该体色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浅色桦尺蛾数量会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沙漠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__________等功能;分生组织的结构特点是(列举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2)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例如给农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着说明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3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4)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不能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一日三餐,合理膳食才能满足人体需要,维持身体健康。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 口腔B.

C. 小肠D. 大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完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实验中“装淀粉液和唾液(或清水)的两支试管要保持37℃的恒温一定时间”这一操作产生了疑问,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

组别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保温时间

加碘液后的现象

甲组

淀粉液+2 mL U

搅拌

37℃

10 min

乙组

淀粉液+2 mL U

搅拌

80℃

10 min

变蓝

丙组

淀粉液+2 mL U

搅拌

0℃

10 min

变蓝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选择的变量是________

2)滴加碘液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淀粉在人体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通过小肠吸收进人血液。糖尿病人要控制淀粉类食物摄人,同时需要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人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女性在月经期必须注意的卫生保健是(  )

A. 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当运动

B. 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月经用品要干净、专用

C. 要注意饮食、不受寒着凉,睡眠休息要足够

D. 上述三点都要做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 形态结构B. 生活环境C. 生物用途D. 大小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从而导致新型超级病菌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抗生素的浓度增加使病原菌抗药性增加

B. 病原菌由于接触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C. 抗生素对病原菌逐代选择的结果

D. 抗生素引起的病原菌抗药性不断积累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