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乙表示 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如下图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

(5)象淀粉酶这样的生物酶在人体内还有很多,它们具有高效性、 和多样性特点。

 

(1)蛋白质 (2)小肠 (3)胰岛素 (4)分解淀粉(消化淀粉、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对淀粉有分解作用亦可给分)(5)专一性

【解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功能。蛋白质在胃中才开始被消化,而淀粉在口腔就开始被消化,所以甲曲线代表淀粉,它在小肠内才被彻底消化。胰岛素能调节血糖浓度。(4)(5)考查酶的功能和特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总复习 人体和其它生物的新陈代谢(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面对这一事实,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

A.分布极广 B.管壁极薄

C.血流缓慢 D.管径较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测试卷 生命科学(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___?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和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

(填“没有”或“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测试卷 生命科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都无种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测试卷 生命科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豆种子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豆种子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测试卷 “生物的新陈代谢”(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李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并绘出如图。

(1)他首先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2)如果要进一步科学的判断出A和C的血管类型,还要在显微镜先观察血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测试卷 “生物的新陈代谢”(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D.呼吸方式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复习测试卷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常在阴湿的地面发现许多低矮弱小的植物,这类植物有茎、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根很简单,称为假根。这类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因此,常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指: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专题训练卷之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如果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且有血缘关系的后裔婚配生育,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