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个别现象√.(判断对错)

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 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而不是个别现象;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如鱼有鳃适应水中生活,但是当水葫芦疯长时一些鱼就会死亡是因为不在适应这里的环境了,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鸟类的迁徙.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阅读有关藏羚羊的资料后,回答问题.
你知道藏羚羊吗?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体表被毛,浑身是宝,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中,“迎迎”的原型就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黑市藏羚羊制品的非法交易不断扩大,导致中国境内的藏羚羊被大量非法猎杀,对藏羚羊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藏羚羊的种群繁衍.在许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灭绝的边缘.
自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路设计、施工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保护区藏羚羊的迁徙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的管理措施.
(1)你认为藏羚羊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因为它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2)藏羚羊草食性动物,因此它的牙齿没有犬齿.
(3)藏羚羊走向灭绝的边缘的原因人为的偷猎与破坏.
(4)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D
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草地上的所有生物B.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类
C.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的树D.一块农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大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呼吸道对空气具有处理能力,因此人在任何环境都不会影响呼吸.×.(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为人的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根据图中编号及其所指的部位回答: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的[4]角膜、房水、[3]晶状体 和[9]玻璃体,到达[7]视网膜,形成物象.
(2)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会变小.
(3)通常称为“黑眼珠”的部分,实际上是虹膜.
(4)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如图2),那么,人眼球结构示意图中的3相当于照相机机构示意图中的镜头,[7]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5)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1]虹膜内的平滑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最后可能失去调节的灵活性,而造成假性近视,应配戴凹透镜镜加以矫正.为了预防近视,需要注意:①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②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
(1)图甲中的结构[1]是图乙中的[5]幼叶发育来的,也是由图丙中的[9]胚芽发育来的,图甲中的结构[2]是由图乙中的[6]芽轴发育来的,也是由图丙中的[9]胚芽发育来的.
(2)乙的作用是发育成茎和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科学探究是生物研究中的一种主要的方法,我们要不断培养这种能力,更要掌握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工作能运用这种方法.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否(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鼠妇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3只1只0只6只2只
阴暗7只9只10只4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5.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