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016年上半年,全球6级以上地震30余次,台湾更是地震频发.请结合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长时间被困在某处等待求援的人,可饮用尿液来补充水和无机盐.还可食用少量无毒小动物,以补充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某人被救出时已经昏迷,在给他做人工呼吸前,首先必须保证呼吸道畅通,以保证氧气供给.
(3)某伤者被救出时下肢正在快速出血,血液鲜红,他受伤的血管属于动脉血管.
(4)某血型为AB型的伤者需要输血,最好输入AB型血.为他输血时,扎入的血管属于静脉(填“动脉”或者“静脉”).

分析 (1)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2)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应该扎入静脉进行注射.

解答 解:(1)因为尿液成分中主要有水和无机盐,所以在被困时,万不得已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 必要时还可以食用少量无毒食物,以补充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为了保证伤员的氧气供给,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呼吸系统的畅通,呼吸道中不能有异物.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3)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其管壁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动脉血管受伤,血液呈喷射状流出,颜色鲜红,故伤者受伤的血管属于动脉血管.
(4)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伤员的最好方法,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应该扎入静脉进行注射.
故答案为:(1)水;能量;
(2)肺;呼吸道;
(3)动脉;
(4)AB;静脉.

点评 本题涉及到呼吸的全过程、出血的初步护理、输血的原则、食物中营养物质、血液循环的途径等知识,考查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也是今后考查的一个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但不污染环境.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甲烷菌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做沼气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最终来源于(  )
A.肺泡B.静脉C.组织细胞D.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为呼吸系统结构图及肺泡内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②]肺.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当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增加,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同学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出现淤血,医生建议他多吃蔬菜水果,他可能缺乏(  )
A.维生素CB.维生素B1C.含铁的无机盐D.含钙的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000毫升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男还是生女与受精卵携带的性染色体有关
B.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C.男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有X或Y
D.在人类的繁衍中,在理论上“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物质及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请用直线将它们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据回答
组别A组B组C组
实验步骤选取同样大小且健康的3只小白鼠,分成A、B、C三组
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定期饲喂与A等量的生长激素
每天按时饲喂等量的食物,一段时间后,定期测定体重增重情况
实验结果增重40%增重25%增重25%
(1)表格中“?”应填不作处理.
(2)请指出实验中的一处不足小白鼠的数量太少.
(3)改正后,若想他探究生长激素能促进小白鼠的生长,应选择AB进行对照
(4)B组与C组实验结果相同的原因是B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幼鼠消化而失去作用.
(5)根据实验结论,你对生长缓慢的小鼠可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