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判断对错)

分析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飞行,据此答题.

解答 解: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
故答案为:√

点评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虫害 B.保持温度 C.限制空气 D.保持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眼虫D.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在相对性状中,表现为隐性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基因组成为Dd的,d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这种基因可以遗传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项中,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的是(  )
A.花、果实、种子B.根、茎、叶C.根、花、果实D.茎、叶、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请帮他们分析回答:

(1)如果他们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下图哪一个实验装置?甲.该装置控制的变量是光照.若将2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如果他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能否利用乙实验装置作对照实验?为什么?不能;因为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有无光,另一个是土壤的潮湿程度不同,因此不能证明结果是由土壤的潮湿程度引起的.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问题:
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 和黑暗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2分3分4分5分6分7分8分9分10分11分
明亮3222232212
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
(5)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请问: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光照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俗话说“螳螂捕蟑,黄雀在后”.它描绘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

(1)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2)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联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图中只有一 条食物链,可表示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
(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经常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
A.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B.会厌软骨
C.声带D.鼻毛和鼻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