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一)我校兴趣小组探究“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关系”实验中“骨的脱钙”实验时有如下现象或结论未填写,请你帮他完善好.
(1)将一根较大的鱼肋骨浸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试管中,会观察到骨的周围有气泡产生.(用盐酸浸泡鱼肋骨的目的是除去骨中的  )
(2)15min后,用镊子取出肋骨并用清水漂洗,发现骨柔韧.
实验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它使骨具有柔韧性的特点.
(二)兴趣小组又探究了“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3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分析 (一)(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
(2)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
(3)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
(二)(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 解:(一)、(1)“将一根较大的鱼肋骨浸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试管中”,盐酸与骨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会观察到骨的周围有气泡产生.(用盐酸浸泡鱼肋骨的目的是除去骨中的无机盐)
(2)15min后,用镊子取出肋骨并用清水漂洗,发现骨柔韧.
实验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它使骨具有柔韧性的特点.
(二)、(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除有无唾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因此应选用1、3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没有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故答案为:(一)(1)有气泡产生;无机盐 
(2)柔韧;有机物;柔韧性
(二)
(1)2mL清水;对照
(2)1;3;
(3)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探究骨的成分的过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不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
A.绿色植物B.真菌C.动物和人D.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黑头发染成金黄色B.经过训练的鹦鹉能学说人类语言
C.太空番茄D.暗处培养的韭菜呈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人的各种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高个子和胖子B.黄色皮肤和白色皮肤
C.单眼皮和双眼皮D.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前两者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蝗虫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Ⅰ腹部、Ⅱ胸部、Ⅲ头部三部分.
(2)胸部生有三 对足和两对翅.
(3)体表具有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以适应陆地活.
(4)④为气门,是蝗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相当于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
(5)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绿色,这种体色我们称之为保护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
C.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支树状的图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如图是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B]代表的动物类群:两栖类.
(2)由图中可以看出,[A]与鸟类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现在的[A]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结果.
(3)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所谓的“皮”实际是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4)鱼类的洄游,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
(5)一条2~2.5kg的雌鲤鱼一次产卵可产50万粒;一只雌蟾蜍每年产卵量可达万枚.这种现象可用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过度繁殖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