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⑤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它主要分布在小肠皱壁上的______中;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需分解成______才能被小肠吸收。
(2)若图中①要是肺部毛细血管,那么结构⑧中的血为______.①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3)若⑤为肾脏的毛细血管,则④比⑥内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______,缠绕在______上的毛细血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新送回血液。
(4)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心脏相关腔室之间,血液流动的方向______。
(5)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⑤→______。
【答案】(1)小肠绒毛内;有机小分子物质;
(2)动脉血;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尿素、尿酸、氧气;肾小管;
(4)⑦→⑩→③→⑨;
(5)④→③→⑨→②→①.
【解析】试题分析:
(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食物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小肠内具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是指大分子的物质在小肠内分解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是被分解成的小分子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因此,若⑤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它主要分布在小肠皱襞上的小肠绒毛;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需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小肠吸收。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结构特点是肺泡数量多;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血液内的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①处表示肺泡内的毛细血管处,②肺动脉,血的静脉血,⑧肺静脉,流的动脉血。因此,若图中①表示肺部毛细血管,那么结构⑧中的血为动脉血。①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尿的形成器官是肾脏,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尿的形成过程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⑤为肾脏内的毛细血管,④表示肾静脉,流的是静脉血;⑥表示肾动脉,流的动脉血。经过尿的形成和肾脏处的毛细血管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尿素滤过到尿液中去,血液中的尿素减少;同时经气体交换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结果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若⑤为肾脏内的毛细血管,则④比⑥内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尿素和氧气。缠绕在肾小管上的毛细血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新送回血液。
(4)血液由静脉血管进入心房,再由心房进入心室,由心室进入动脉。血液从⑦左心房开始,进入⑩左心室,由左心室开始把血送向全身各处,最后收集到③右心房,完成体循环,再把血液送到⑨右心室。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心脏相关腔室之间血液流动的方向⑦→⑩→③→⑨。
(5)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此处含二氧化碳量多,氧气量少,血液流经此处时,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含二氧化碳量较多的静脉血进入④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③右心房,右心房的血进入⑨右心室,再经②肺动脉,最终达到了肺部毛细血管,静脉血内的二氧化碳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经过呼吸运动排出体外。因此,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 ⑤→④→③→⑨→②→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曲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A.瓶子 B.细菌 C.肉汤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__。
(4)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设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二步,2号试管应滴加_____mL唾液,对照组是____号试管。
(2)2号试管_________,(是否变色)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绿色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部分示意图(1﹣10表示结构,A、B、C、D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图甲中[ ] _____ 发育成图乙的植株,在此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来自图甲中的_______。
(2)“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乙中的[ 10 ]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______向上运输。
(3)图丙中 A过程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此过程中,植物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蒸腾作用过程中,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是叶片中的______;在此过程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____平衡起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如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馒头渣,再向A试管中加入2mL清水,B、C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鲜唾液,将三支试管放在0℃的水中,20min后,再向C试管中滴加一滴稀碘液,则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人37℃的温水中,20min后,C试管的现象是______,A、B试管的现象是______。
(3)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稀碘液,则A试管的变化是______,B试管的变化是______。B试管的现象证明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5)实验中,两支试管需要在37℃的水中保温,假如没有温水,你能想个最简单、最快捷、最便利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 . 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 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 .
(3)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的起重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