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海水 | 生物A | 生物B | 生物C | 生物D | 生物E |
DDT含量(μg/mL) | 0.00005 | 0.5 | 0.005 | 2 | 0.04 | 75.5 |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 解:(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藻类植物属于生产者,“它能够供养图中其它生物”,是因为(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表示)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由于气温上升,南极冰层融化,导致企鹅数量大减”,可见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企鹅的大量减少会导致生态平衡破坏”,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几种生物体内DDT含量(μg/mL)由少到多依次是B0.005、D0.04、A0.5、C2、E75.5.因此这条食物链是B→D→A→C→E(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故答案为:(1)生产者;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间接使用
(3)B→D→A→C→E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以及生物富集的特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年辽宁大石桥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月考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一水蚤一鱼一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
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生物 B.水蚤 C.鱼 D.鱼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年辽宁大石桥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月考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的根向地生长,叶向光生长,这说明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具有(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B.遗传特性
C.生长和繁殖能力 D.排出废物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