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015天津前县期中) 预防传染病时,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抓主要环节。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 染病的重点措施是 ()
A.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B. 控制传染源
C. 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
5. D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饮水、食物传播,因而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护水源、消毒餐具、注意个人卫生等,可切断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题目来源:2016年5中考3年模拟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苏教版 > 第一节 传染病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2012山东滨州,5, ★ ☆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血管疾病诱因的是 ()
A. 吸烟和酗酒 B. 合理膳食
C. 经常吃肥肉 D. 长期精神紧张、郁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 (2011黑龙江牡丹江,30, ★☆☆) 下列对生物学发展前景的设想,估计难以实现的是 ()
A. 创造出永恒(不死亡) 的生命
B.基因冶疗人类疾病
C. 为患病者克隆移植用的器官
D. 将树叶转化成蛋白质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6. (2015山东潍坊中考模拟) 2003年6月23日,在河北省 唐山市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奶牛场降生了一特 殊小奶牛一“甜甜”,其具体培育过程如 图 9-24-3-2所示:(13 分)
2005年初,“甜甜”经过人工授精怀孕,并于10 月份成为牛妈妈。据奶牛场饲养员介绍:“甜甜”除具 有高产特性外,其乳液中含有的岩藻糖抗原正是造成 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的克星。
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
(1) “甜甜”的诞生过程中运用了哪两种现代生物技术? 、 。
(2) “甜甜”的乳液中含有岩藻糖抗原,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3) 技术人员要将早期胚胎植人牛C的体内,你认为应该植人到牛C的哪一器官中? 。
(4) 脊椎畸形综合征(CVM) 是1999年丹麦科学家首 先发现的在荷斯坦奶牛中存在的一种由单一常染 色体基因突变造成的隐性遗传疾病。
CVM主要 表现为隐性纯合子胎儿的早期死亡,出生后极少 能够存活,其杂合子后代(携带者) 表现正常,其 生产性能与正常的牛相同,不会产生任何损失。 若一头CVM携带者公牛与一头携带者母牛交配,
则其胎儿的早期死亡率约为多少? 。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其遗传传递过程(基因分 别用A、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0. (2015广东怀集期末改编)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5月29日通报,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人性中东呼 吸综合征确诊病例。患者,韩国人,男性,1971年出 生,系韩国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截至目前,该病例的3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且专家 已经掌握有力的证据证明传染源头i宿主为中东地区 的单峰骆驼,胳驼则有可能被蝙蝠所传染。
(1)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病毒是 ,对于广东人来说,这名韩国人就是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的 。中东地区的单峰骆驼属于 ,奋战在预防疫情蔓延一线的医务人员属于 。
(2) 从传播途径看,中东呼吸综合征属于 传染病。
(3) 中东呼吸综合征具有 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 节分析,乙肝患者属于 ()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病原体 D. 易感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4. (2015湖南益阳中考) 图5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i ()
A. ①和②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B. 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基因
C. 在细胞分裂中③的变化最明显
D. 每种生物细胞内③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 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菊花既能进行无性生殖,又能进行有性生殖,如果要保持菊花的优良特性,宜用 来繁殖。
(2)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原理,快速繁育新植株的髙新技术手段。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 隐) ”,常用来比拟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请回答: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驯养家蚕,纺织丝 绸。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 丝,请问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虫处于家蚕的哪一发育时期? 。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可以修改,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
性。你做出的修改是 。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 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是 。
(5)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