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央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 血浆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血小板

【答案】B

【解析】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功能是运输氧气;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作用;看不到的血细胞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央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有重要作用,动物的数量越多越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主要因素是( )。

A. 环境的作用 B. 神的作用 C. 天敌的作用 D. 食物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发育 B. 蝗虫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C. 蜘蛛有外骨骼发育需要蜕皮 D. 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医疗机构将人造血液用于临床手术中的输血,获得成功,但它只有输送氧的单一功能。从人造血液的功能看,它实质上是人血中哪一成分的代用品?( )

A. 血浆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血小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恒定

B. 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C. 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D.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天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

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助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材料三:月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

(3)由材料三可知,“垃圾袋装化”难于被分解的原因是_____。(合理即可,酌情赋分)

(4)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参与保护环境_____。(合理即可,酌情赋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同学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设计了3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香菜属于伞形科,白菜属于十字花科):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隔离孵化菜青虫卵

第三步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放涂香菜汁的滤纸

第四步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第五步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1)_____: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作出的假设是_____

(2)该小组同学从菜青虫的卵开始进行隔离孵化和饲养菜青虫,其目的是_____

(3)上述3组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实验组是_____

(4)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条、2条还是10条?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假设:口腔中的馒头要经过_______的咀嚼、_______的搅拌才能使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与食物充分混合。

(2)提示:A、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没有甜味,它有遇碘变________的特性。馒头经过消化后,变成了________ ,有甜味,它遇碘_________(变/不变)蓝。B、实验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让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消化,实验效果明显.消化酶消化食物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

(3)探究实验的全过程

A、3支试管的现象

1号试管

A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37℃

5~10

分钟

2

2号试管

B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3号试管

C馒头块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