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根据如图、图表所给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种气体的变化.
成分种类 氧气% 二氧化碳% 氮%
吸入气 21 0.03 78
呼出气 16.5 4.5 78(1)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现有能力,你选择哪种气体作为实验对象?
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方法步骤:如图6所示,向甲、乙两瓶中装入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3)结果:
乙中石灰水变浑浊,甲不变
乙中石灰水变浑浊,甲不变

(4)结论:
呼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呼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分析题.通过实验来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本实验中利用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解答此题的难点是,正确地理解甲、乙两装置的进气与出气设计.
解答:解:(1)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现有能力,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这个特性来验证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甲与乙只有一个量不同二氧化碳的多少,因此可以形成对照实验;本实验中甲瓶起对照作用.对照的变量是气体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多少).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甲瓶中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的浑浊程度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符合题意均给分).
(3)吸入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少,没有使甲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但进入人体后,在肺部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原理,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呼出体外,所以人呼出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较多,故乙瓶的石灰水会变混浊.
(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 (2分)
(2)澄清的石灰水 (2分)
(3)乙中石灰水变浑浊,甲不变  (3分)
(4)呼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分)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二氧化碳的特性,明确对照实验的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南京)某同学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精神不振等症状,医生给他做了血常规化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玻片标本的某个视野如图,化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医生想将图中血细胞①移至视野中央观察,血细胞①的名称及玻片移动的方向是
D
D

A.血小板,左上方   B.红细胞,右下方   C.白细胞,右下方   D.白细胞,左上方
(2)血液是由图中所示的血细胞和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功能的
血浆
血浆
组成.
(3)该同学的化验结果中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值均低于正常值,医生初步诊断他可能患有贫血.贫血症有多种类型,其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该贫血症是一种
可遗传
可遗传
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根据如图、图表所给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种气体的变化.
成分种类氧气%二氧化碳%氮%
吸入气210.0378
呼出气16.54.578
(1)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现有能力,你选择哪种气体作为实验对象?
答:________
(2)方法步骤:如图6所示,向甲、乙两瓶中装入________.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3)结果:________.
(4)结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根据如图、图表所给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种气体的变化.
成分种类 氧气% 二氧化碳% 氮%
吸入气 21 0.03 78
呼出气 16.5 4.5 78
(1)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现有能力,你选择哪种气体作为实验对象?
答:______
(2)方法步骤:如图6所示,向甲、乙两瓶中装入______.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3)结果:______.
(4)结论:______.
魔方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07-200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顺港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根据如图、图表所给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种气体的变化.
成分种类氧气%二氧化碳%氮%
吸入气210.0378
呼出气16.54.578
(1)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现有能力,你选择哪种气体作为实验对象?
答:______
(2)方法步骤:如图6所示,向甲、乙两瓶中装入______.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3)结果:______.
(4)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