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动植物主要类群及其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桫椤和金花茶一样有根、茎、叶、花等器官分化 B. 与珙桐相比,水杉种子是裸露的
C. 扬子鳄、丹顶鹤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 D. 大熊猫的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
【答案】AC
【解析】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但是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裸子植物概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故A错误;珙桐是被子植物,其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水杉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故B正确;扬子鳄属于珍稀的爬行动物,故C错误;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故D错误。故选AC。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组成猫的结构层次是( )
A. 组织 ---细胞---器官---猫 B.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猫
C. 细胞--- 组织 --- 系统---猫 D. 细胞--- 组织--- 器官---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的盘里会出现许多水,这是因为( )
A. 西红柿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导致西红柿细胞内水分渗出
B. 西红柿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导致西红柿细胞内水分渗出
C. 西红柿细胞从空气中吸收了较多的水蒸气
D. 盘中的糖从空气中吸收了较多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星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立假设:I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II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③获取证据:
村民甲的证据:I_________________;II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民乙的证据:I_________________;II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________(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大大棚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关于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度密植 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适当增加氧气的浓度 D. 适当降低大棚内夜间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配伍(填序号)。
①目镜和物镜 a.调节光线强弱
②遮光器 b.放大作用
③反光镜 c.连接物镜和目镜
④镜筒 d.反射光线
⑤粗、细准焦螺旋 e.固定玻片
⑥压片夹 f.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反一块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灭菌 | 灭菌后接种细菌 | 不作任何处理 |
保存方法 | 无菌环境 | 无菌环境 | 自然条件 |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 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 。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玻璃缸内装三层两种不同颜色且有一定湿度的土壤,每装一层均稍加按压,土壤的总体积约占容器的2/3。选几条生长健壮的蚯蚓放入玻璃缸内,在玻璃缸口处盖一块盖板,并留出一定缝隙。然后,将上述装置放在温暖阴暗处,每天放入一定数量的腐烂叶片。
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缸内要保持一定湿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盖板时留出一定缝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周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提示:只考虑土壤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生物既能____环境,又能____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