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当血液流经肺、小肠和肾后,血液成分分别发生什么变化?(  )
①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②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③二氧化碳增多,营养物质增多;
④二氧化碳增多,营养物质减少;⑤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⑥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增多.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⑤D、②③⑥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尿液的形成
专题: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小肠生命活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4)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营养物质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解答:解: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当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的①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后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小肠又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因此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③二氧化碳增多,营养物质增多;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因此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⑤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故选:A.
点评:流经肾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营养物质减少、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了,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血液流经肺后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含氮废物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和功能是(  )
A、体温恒定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存在于(  )
A、大脑B、小脑C、脊髓D、脑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C、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
D、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的是(  )
A、输精管B、附睾
C、睾丸D、精囊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养料含量不变
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哪种物质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  )
A、脂肪B、蛋白质
C、糖类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的反射弧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若有脊髓从胸部横断的病人出现了小便失禁,其神经传导途径应为(  )
A、⑧→⑦→③→⑥→⑤
B、⑤→④→③→②→①
C、⑧→⑦→③→②→①
D、⑧→⑦→③→⑥→⑤→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  )
A、皮肤的粘膜,能阻挡病原体浸入和清扫异物
B、体液中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人体中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同时具有上述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