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等大小的蝌蚪.

3A缸隔天加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缸不加,其他条件相同.

4)两缸同时隔天换水一次,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

结果记录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

4

7

26

0.7

B

5

9

37

1.3

1)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目的是_____;其中B缸起_____作用.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出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_____破坏,其他培育条件应与_____“A”/“B”)缸完全相同.

4)假如实验中两缸分别饲养1只蝌蚪行不行?_____.为什么_____

【答案】保持单一变量 对照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 甲状腺 B 不行 1只蝌蚪具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

【解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该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加不加甲状腺激素,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目的是控制变量;其中B缸起对照作用。

(2)根据实验结果,蝌蚪长出四肢,A缸早于B缸;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的时间,A缸比B缸短,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发育。

(3)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甲状腺,可再选出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破坏,其他培育条件应与B缸完全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4)1只蝌蚪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蝌蚪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假如实验中两缸分别饲养1只蝌蚪不行,因为1只蝌蚪具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 如果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使物像清晰

C. 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 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数量比消费者多B. 植物数量比草食动物多

C. 草食动物数量比肉食动物多D. 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固定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

C. 种子植物D. 蕨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武汉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A. 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B. 家住东湖边,污水直接排

C. 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D. 徒步游磨山,树干刻字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A. 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体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物种多样性

D. 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植物的报进行吸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B. 根长长的主要原因是分生区烟服不断分裂

C. 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适于吸水

D.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工具中方便观察蚂蚁的是( )

A. 显微镜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望远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保存食品的方法中,主要利用了灭菌原理的是

A. 冰箱冷藏 B. 巴氏消毒 C. 添加防腐剂 D. 晾晒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