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方框中的文字代表不同的生物。请据图作答。
(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
(2)丙和丁的关系是_____。
(3)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图中的成分之外,还应该包括_____和_____。
(4)DDT容易在生物体内聚集。若该生态系统受DDT污染,则体内DDT聚集最多的是_____。
(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但此生态系统比较容易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生物的种类少,成分简单,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有限。
【答案】甲→乙→丁→丙→戊 捕食和竞争 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戊 自动调节
【解析】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以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
(1)分析图示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戊都直接或间接以甲为食,说明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形成的食物链为:甲→乙→丁→戊,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丙→戊。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甲→乙→丁→丙→戊。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以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从图中分析知生物丙以丁为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同时丙与丁二者均以乙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丙和丁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若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还应该具备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戊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DDT容易在生物体内聚集。若该生态系统受DDT污染,则体内DDT聚集最多的是戊。
(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它们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都属于真核生物
B. ①②营腐生生活,③④营寄生生活
C. 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①
D. ②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下图是人体的部分结构与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结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
(2)图二中,血液从血管甲流向血管乙时,在肺泡处发生了气体交换,由肺泡进入血液的气 体 d 是________ 。
(3)图三中 c 是体循环的起点,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由 c→ ________(填血管名称);1、2、3、4、5 都是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是 1 和 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四中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 6 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 5 肾小囊的内壁的过滤作用,再通过结构________ (填序号)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余下的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万种,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特有的脊椎动物667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 遗传多样性 B. 个体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和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和如图中的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_____和_____。
(2)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就会导致眼的[①]_____过度变凸,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佩戴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尿液在膀胱内贮存到一定量就会刺激膀胱壁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进而产生_____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