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根据图回答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描述中的有关知识:

(1)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2)(3)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
(3)从结构层次上看,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1)→(3)→(2).

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的(1)是细胞,(2)种子属于器官,(3)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解答 解:(1)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其中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2)图中(3)导管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的(1)是细胞,(2)种子属于器官,(3)导管属于输导组织,所以从结构层次上看,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1)→(3)→(2).
故答案为:(1)细胞核   
(2)输导    
(3)(1)→(3)→(2)

点评 熟练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哪两项是寄生虫(  )
A.水螅B.蛔虫C.蝗虫D.血吸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草履虫虽然结构很简单,但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如图所示,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食盐是有害刺激,肉汁是有利刺激).

(1)如何判断草履虫是否对刺激作出反应?观察草履虫是否对刺激做出趋向或避开的反应;
(2)当在边缘放食盐和肉汁后,甲、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分别如何移动?请在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3)由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读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肉动物多.
(3)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本图中有5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
(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
(5)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 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都由细胞构成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繁殖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呈紫黑色(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的蚕卵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组别蚕卵数培养温度培养湿度孵化出蚕蚁所需天数孵化率
A100016℃75%1090%
B100020℃75%998%
C80030℃75%868%
(1)这个实验的方案存在什么问题?请指出并加纠正.蚕卵数不相等,应该都用1000粒.
(2)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若连接成活,图中乙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喇叭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番茄的植物体,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番茄果实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属于营养组织.
(2)图中的3、4、5所示的结构属于营养器官.
(3)番茄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没有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这几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
小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1)你的猜想是饮酒后人神志不清.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
参与人ABCDEFGHIJK
饮啤酒数/杯224466881010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18151915222224252628无法完成测试
(2)小敏是通过测量直尺开始下落到实验者夹住直尺的距离来比较人饮酒后反应力高低,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3)小敏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照组;你改进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应该在每个实验者没饮酒之前进行一次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