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摄取一定的水来补充通过排泄丧失的水分?

分析 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解答 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尿素和无机盐等人体产生的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排出体外,因此人每天都要摄取一定的水分.
故答案为:尿素等人体产生的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并排出体外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排泄的三种途径,这部分是重点,注意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水稻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不同地层的生物化石记录表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这个趋势不包括(  )
A.由简单到复杂B.由小型到大型C.由水生到陆生D.由低等到高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食品保存的方法有(  )
①潮湿 ②低温 ③干燥 ④保持湿润 ⑤暴露在空气 ⑥隔绝空气.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泌尿系统组成的示意图,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
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
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获取食物
B.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主动地逃避敌害
C.动物的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
D.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进行了三种处置.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①号和③号试管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①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为什么要把3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37℃时酶的活性最强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舌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
(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胚根.
(3)C中该植株的茎中无形成层结构,故茎不能长的很粗
(4)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5)由于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质,所以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往往不需施氮肥.
(6)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①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清水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
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同一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预测实验结果:
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甲<乙(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