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在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中,五种生物体内DDT的浓度分别为甲12ppm、乙0.8ppm、丙0.004ppm、丁200ppm、戊0.03ppm、己0.73ppm.你认为这六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
A.甲→乙→丙→丁→戊→己B.丙→戊→己→乙→甲→丁
C.D.

分析 (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 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四种生物体内DDT的平均浓度由少到多依次是:丙0.004ppm→戊0.03ppm→己0.73ppm、乙0.8ppm→甲12ppm→丁200ppm,乙和己浓度差不多,在同一个营养级别,因此,四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应是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富集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稻田中的杂草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水稻和杂草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其栖息环境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丹顶鹤…湿地B.华南虎-…北极冰原
C.金丝猴…草原D.鲨鱼…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
A.吸收代谢产物
B.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提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完成下列概念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处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名称或结构名称.
①水②成熟区
③含磷的无机盐④含钾的无机盐
(2)根部某些部位的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原理是成熟区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小芳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损伤了幼根或根毛B.损伤了根冠或分生区
C.损伤了伸长区D.幼苗不适应新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1]上表皮[2]栅栏组织[4]海绵组织[6]气孔.
(2)[3]是叶脉,里面有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能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3)[1]和[5]都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对叶片起保护作用.[2]和[4]由许多的叶肉细胞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兔、狐等属于消费者,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是鹰.
(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大量捕猎狐,野兔和老鼠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最后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些人乘车、乘船会晕车、晕船,与此现象相关的结构是(  )
A.鼓膜B.耳蜗C.前庭与半规管D.听小骨和鼓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