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具有________;昆虫具有________.

角质的鳞或甲    外骨骼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陆地上生活的生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可以从陆地上生活的生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解答:陆生动物具有:①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③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④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陆地气候相对比较干燥,所以陆生动物为了防止水分散失,以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一般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故答案为: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
点评:知道陆生动物防止水分散失的特殊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下列不是陆地环境特点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陆生动物也产生了一些结构来适应陆地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下列不是陆地环境特点的是(  )
A.气候相对干燥B.温度高且不常变化
C.缺少水中的浮力D.气态氧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河北省期中题 题型:填空题

自周末春秋时代起,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600多年间,蝗灾就在中国发生过800余次。19世纪,一群飞蝗危害面积就达5800平方公里,高度超过1000米,总重量测算4400万吨;过境时遮天蔽日,太阳为之失色。分析上述资料,请回答:
(1)蝗虫迁移迅速,危害面积大,是因为其身体具有________和_______等运动器官,其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
(2)陆地的气候相对干燥,蝗虫的外骨骼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灭蝗有一种“掘沟埋杀法”,此法灭蝗的原理是用土封闭蝗虫胸腹部的气门, 使之窒息而死。因为气门与体内的呼吸器官__________是相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