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控制传染源或切断传播途径,或保护易感人群,都可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
考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首先明确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
解答: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
点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填空题

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__
⑵ 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__  )
A.血液B.精液C.乳汁D.握手
⑶ 不安全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在许多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__      
⑷ 目前,许多科研工作者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便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__     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使用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种因素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无关(    )
A.遗传因素B.存在于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病原体
C.长期影响人们健康的环境因素D.不健康的个人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勤洗手,勤换衣,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这些行为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今年4月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防疫部门在灾区开展了大面积的麻疹、甲肝等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4分)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中国卫生部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由          的外壳和内部的          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行为,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这是因为          
A.控制了传染源B.消灭了病原体C.切断了传播途径D.保护了易感人群
(3) 为了更好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很多科研工作者研制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2006年5月,法国研究机构对市场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试验,结果证明90%有致癌性,染发的人群与不染发的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5倍.癌症是一种______性疾病(选填“传染”或“非传染”).
(2)近年来,碳酸类和果汁类等软饮料备受人们喜爱.小明妈妈也酷爱软饮料,从她的血浆、尿液中的化验数据分析,小明妈妈可能患有糖尿病.那么,你知道大夫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化验数据中的______值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