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男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丈夫所产生的精于都含有Y染色体
B.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
C.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D.若这对夫妇生第三个孩子,生女孩的概率是100%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用___呼吸,B年幼时用___呼吸,C用___呼吸。
(2)A属于___动物,B属于___动物,C属于___动物,
(3)简要说明B和C这两种动物的区别,至少写出两种:①___.②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人在生长过程中骨成分的变化,请完成下面探究方案中空格处的内容
(1)提出问题: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
资料:青少年不易发生骨折,而老年人较易发生骨折。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
①材料用具:幼年羊的骨、成年羊的骨、老年羊的骨各一块,天平,酒精灯,镊子。
②方法步骤:称取一定重量的不同生长期的羊骨,充分煅烧骨至灰白色,称量骨煅烧后的重量。
③实施计划:
按上述实施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认真称量,准确记录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得最多
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A.人类大量的捕杀 B.栖息地遭到破坏
C.青蛙天敌的大量捕食 D.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准则,请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等的折射,刺激[]
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形成听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究.请回答问题.
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两条鱼,将其中的一条鱼所有的鳍同时都捆扎起来,再将其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将另一条鱼放入另一玻璃缸的水中,然后进行观察.
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四条鱼,他们将四条鱼分别捆扎起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即每条鱼只捆扎起一种鳍),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入四个玻璃缸的水中,进行观察.
(1)请你对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评议(从下列三个选项中选择评议结果):
①你对第一组同学实验方法的评议是______
②你对第二组同学实验方法的评议是______
A.其实验方法正确
B.其实验方法没有设置对照组
C.其实验方法不能保证单因素对鱼游泳时的影响
(2)鱼的身体呈梭形,这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是同学们观察到的鱼的外形示意图,其中标号1是______ 3是______
(4)如果将鱼鳍5固定,鱼在游泳时身体不能直立,由此可见鱼鳍5所示的作用是保持______ 的关键.
(5)如果将鱼鳍1固定,鱼在游泳时会左右摇摆,并且不能转换方向,由此可见,1所示的鳍的作用是保持鱼体的______ 和转换方向.实际上鱼的游泳是靠身体的______部的摆动和各种______的协调作用而实现.
(6)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最好不采取减掉鱼鳍的做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